您所在位置:《瑜伽師地論》資料庫 >e-Learning  > 問答

 瑜伽師地論問答

前一頁

  問1  問2  問3  問4  問5  問6  問7

問1:玄奘法師為何誓遊西方(印度)?    Top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卷一:「法師既遍謁賢,備餐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塗,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辨取十七地論等。以釋眾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CBETA, T50, no.2052, p. 214, c6~10)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卷一:「法師既遍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塗,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并取十七地論。以釋眾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CBETA, T50, no. 0, p. 222, c2~6)

      同(釋惠敏 〈瑜伽師地論導讀〉 1986:121 ) 


問2:玄奘法師聽戒賢法師講瑜伽師地論共幾遍?    Top

  《大唐故三藏法師行狀》卷一:「(玄奘)請戒賢法師講瑜伽論,同聽者數千人,如是聽瑜伽三遍」(CBETA, T50, no. 2053, p. 216, c5~6)


問3瑜伽師地論是何人所著?    Top

 漢譯系統,認為《瑜伽師地論》是無著(Asaṇga,阿僧伽)菩薩,修習彌勒(Maitreya)法門,在阿踰陀國西南五六里之大菴沒羅林的伽藍,夜升天宮,受學於彌勒菩薩而弘傳的。但是西藏所傳,則認為是無著菩薩所造。(釋惠敏 〈瑜伽師地論導讀〉 1986:126 )

     《瑜伽師地論》 (Yogācāryabhūmi),一百卷,是佛典中最重要的論著之一,通說為彌勒(Maitreya)編著,藏文譯本的《瑜伽師地論》題為無著造。(王梅林釋譯 〈瑜伽師地論解題〉 1998 :3)


問4瑜伽師地論譯於何時?    Top

 (玄奘)用了整整三年時間,於貞觀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譯完《瑜伽師地論》一百卷,並將此譯作與其他已譯作品奉請太宗過目,太宗手持《瑜伽師地論》,龍顏大悅,欣然為其新譯諸經作了總序,即〈大唐三藏聖教序〉。(王梅林釋譯 〈瑜伽師地論解題〉 1998 :9)


問5瑜伽師地論有那些異譯及注釋本、綱要書及梵藏本等?    Top

 《菩薩地持經》(N0.1581,資料庫之略符為T1581,請參使用指南的略語與略符) 、《菩薩善戒經》(T1582) 、《菩薩善戒經》(T1583) 是本地分菩薩地的異譯本;《決定藏論》(T1584) 是攝決擇分之五識相應地意地的異譯本;《顯揚聖教論》(T1602) 撰述整部《瑜伽師地論》的綱要。

《瑜伽師地論記》(T1828) 、《瑜伽師地論略纂》(T1829) 、《瑜伽論問答》(T2259) 、《瑜伽論分門記》(T2801)、《瑜伽論手記》(T2802)、《劫章頌》(X0794 )是注釋本;

其中《瑜伽師地論記》(T1828) 注釋整部《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略纂》(T1829) 僅注釋本地分及攝決擇分;瑜伽論問答(T2259) 擇取整部論相關性的問答;《瑜伽論分門記》(T2801)是本地分及攝決擇分的科判;《瑜伽論手記》(T2802)注釋本地分之聲聞地部分的詞句;《劫章頌》(X0794 )體例以偈頌表示。

至於《瑜伽師地論》梵本,僅存部分。如本地分,梵本全的有:(1)五識身相應地(5)無尋無伺地(資料庫之略符為Yo-BA, Yo-BB,Yo-BC)(7)非三摩呬多地(Yo-TG),(13)聲聞地(Sh-ST, Sh-SH),(15)菩薩地(Bo-SW)。請參使用指南的略語與略符

梵本不全者,如:(10)聞所成地(Yo-TJ),(11)思所成地(Yo-TK)

梵本缺者如:(6)三摩呬多地,(8) 有心地,(9)無心地,(12)修所成地,(14)獨覺地,(16)有餘依地,(17)無餘依地。

藏譯本全:

本地分(卷一~五十)(D.NO. 4035~4037)

二、攝決擇分(卷五一~八十)(D.No.4038

三、攝釋分(卷八十一~八十二)(D.No.4039~4040

四、攝異門分(卷八十三~八十四)(D.No.No.4040

五、攝事分(卷八十五~一○○)(D.Nos.4040

 

漢譯本與藏譯本之對照,漢譯本的三、攝釋分」與「五、攝事分」排序是對調的。如下所示:

漢譯本 藏譯本
本地分(卷一~五十) 本地分(D.NO. 4035~4037)
二、攝決擇分(卷五一~八十) 二、攝決擇分(D.No.4038
三、攝釋分(卷八十一~八十二) 三、攝事分D.No.4039~ 4040
四、攝異門分(卷八十三~八十四) 四、攝異門分(D.No.No.4040
五、攝事分(卷八十五~一○○) 、攝釋分D.No. 4040

(釋惠敏 〈瑜伽師地論導讀〉 1986:128~131;橘川智昭 〈瑜伽師地論解題〉 1998;釋天襄《雜阿含經‧受相應》初探--以藏本《瑜伽師地論》為會編之依據)


問6瑜伽師地論共有幾分?    Top

 全書分為五分:

一、本地分(卷1-50),廣說十七地之義。

二、攝決擇分(卷51-80),略攝決擇十七地之要義。

三、攝釋分(卷81-82),略攝解釋諸經之儀則。

四、攝異門分(卷83-84),闡釋經中諸法之名義差別。

五、攝事分(卷85-100),明釋三藏之要義。

本地分中的十七地為:(1)五識身相應地,(2)意地,(3)有尋有伺地,(4)無尋唯伺地,(5)無尋無伺地,(6)三摩呬多地,(7)非三摩呬多地,(8) 有心地,(9)無心地,(10)聞所成地,(11)思所成地,(12)修所成地,(13)聲聞地,(14)獨覺地,(15)菩薩地,(16)有餘依地,(17)無餘依地。

(1)(9)係觀三乘境,(10)(15)起三乘行,(16)(17)證三乘果,以此表示境行果之順序。(橘川智昭 〈瑜伽師地論解題〉 1998)


問7:如何解釋瑜伽師地論的梵名yogācara-bhūmi?    Top

 《瑜伽師地論》的梵名有二:yogācara-bhūmi(瑜伽行地)或者 yogācarya-bhūmi(瑜伽師地)。

事實上,yogācara 雖然在漢譯佛典被譯為修行、修習行、寂靜修習、相應行、觀行等,但是以梵語中複合語之「有財釋」文法規則,「瑜伽實踐者」(瑜伽師)亦可以用它來表示(3)(釋惠敏 〈瑜伽師地論導讀〉 1986: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