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花絮

您所在位置:《瑜伽師地論》資料庫 >參考資源 > 瑜伽花絮

目錄:

 

大正藏《瑜伽師地論》卷79有一錯字(何等無四)

惠敏法師慈鑒:

我發現大正藏《瑜伽師地論》卷79與您的《瑜伽師地論》網站有一錯字,請更正。

《瑜伽師地論》卷79:「復次菩薩略有四上品障。若不淨除。終不堪能入菩薩地及地漸次。何等四。一者於諸菩薩毘奈耶中起染污犯。二者毀謗大乘相應妙法。三者未積集善根。四者有染愛心。為欲對治如是四障。復有四種淨除障法。何等為四。一者遍於十方諸如來所。深心懇責發露悔過。二者遍為利益一切十方諸有情類。勸請一切如來說法。三者遍於十方一切有情所作功德。皆生隨喜。四者凡所生起一切善根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T30, no. 1579, p. 737, b13-23)

我查了『高麗藏』15冊,p .1199c 20(案:同磧砂15冊,p.0599a23/CBETA:maha查,應該是「何等」才對。正好《勸發菩提心集》也有引用此文,引出為證如下:

《勸發菩提心集》:「瑜伽七十九云。菩薩略有四上品障。若不淨除。終不堪能入菩薩地及地漸次。何等。一者於諸菩薩毘奈耶中。起染污犯。二者毀謗大乘相應妙法。三者未積集善根。四者有染愛心。為治此四。一者遍於十方諸佛如來所。深心懇責發露悔過。二者遍為利益一切十方諸有情類。勸請一切如來說法。三者遍於十方一切有情所有功德。皆生隨喜。四者凡所生起一切善根。皆悉迴向阿耨菩提」(CBETA, T45, no. 1862, p. 393, a7-15)

以上提供您參考。

祝 輕安法喜

厚觀合十2004/08/04

 

關於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三)頁1539-1545的經文

                                                             郭麗娟2004/09/09

 

於第一年的研究案中,筆者在進行參照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的標點時,進行到《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三)時,即發現《瑜伽師地論》卷46在印刷版面的編排上, 有幾頁調動的地方,列舉如下,供十方大德參照:

(1)     Î〕在頁1539(以下皆以[H.p1539] 表示)的「次第」接[H.p1540]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這是錯誤的。

ü實際上[H.p1539]「次第」應接[H.p1544]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

〔完整句〕「次第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

[H.p1544]應改為[H.p1540]

ü實際上[H.p1540]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應接[H.p1543.17] 或有二種所」之後。

〔完整句〕或有二種所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

[H.p1543]還是維持原頁碼。

(2)〔Î[H.p1540]一、如來所化;二、」接[H.p1541] 或立八諦。這是錯誤的。

ü實際上[H.p1540]一、如來所化;二、」應接[H.p1545]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化」之後。

〔完整句〕一、如來所化;二、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化,

ü[H.p1541] 或立八諦。 應上接[H.p1542]七、非聖諦」之後。

〔完整句〕七、非聖諦。或立八諦。

[H.p1541]還是維持原頁碼。

(3)ü實際上[H.p1543] 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知、於一切法起四尋思。」應接[H.p1544]除此、無有若過若增」之後。

〔完整句〕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知、於一切法起四尋思。

  

正確頁碼之訂正

Î

 

ü

H.p1539

=

H.p1539

H.p1542

à

H.p1540

H.p1541

=

H.p1541

H.p1544

à

H.p1542

H.p1543

=

H.p1543

H.p1540

à

H.p1544

H.p1545

=

H.p1545

 參考本:(民)韓清淨科句《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三)(1983[72])。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經文之比對

1579 瑜伽論 46 (1)

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三)

4-5 第四至五頌】【1 頌列六名】

復次嗢拖南曰:

 諸施設建立、 

 一切法尋思、

 及如實遍智、 

 如是諸無量、

 說法果勝利、 

 大乘性、與攝、

 菩薩十、應知 

 建立諸名號。 

2 長行次第解釋】【1 第四頌有四門】【1 四種施設建立】【1 總釋】

謂諸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非餘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唯除聞已。何等為四?一者、法施設建立,二者、諦施設建立,三者、理施設建立,四者、乘施設建立。

2 隨別釋】【1 法施設建立】

[T30.p0547b22/H.p1539]云何名法施設建立?謂佛所說素呾纜等十二分教、[(1)T30.p0547b23/H.p1539]次第[(2)T30.p0547b24/H.p1542(à1540)]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

2 諦施設建立】地持》《顯揚》《Bo-SW

[(3)T30.p0547c18/H.p1542(à1540)]云何名諦施設建立?謂無量種。或立一諦。謂不虛妄義、唯有一諦,無第二故。或立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或立三諦。一、相諦,二、語諦,三、用諦。或立四諦。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三、智諦,四、境諦,五、勝諦。

或立六諦。一、諦諦,二、妄諦,三、應遍知諦,四、應永斷諦,五、應作證諦,六、應修習諦。

或立七諦。一、愛味諦,二、過患諦,三、出離諦,四、法性諦,五、勝解諦,六、聖諦,七、非聖諦。

 

[(4)T30.p 0547c05/H.p1541(à1541)]或立八諦。一、行苦性諦,二、壞苦性諦,三、苦苦性諦,四、流轉諦,五、還滅諦,六、雜染諦,七、清淨諦,八、正加行諦。

 

或立九諦。一、無常諦,二、苦諦,三、空諦,四、無我諦,五、有愛諦,六、無有愛諦,七、彼斷方便諦,八、有餘依涅槃諦,九、無餘依涅槃諦。

 

或立十諦。一、逼切苦諦,二、財位匱乏苦諦,三、界不平和苦諦,四、所愛變壞苦諦,五、麤重苦諦,六、業諦,七、煩惱諦,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九、正見諦,十、正見果諦。如是等類、名菩薩諦施設建立。若廣分別、當知無量。

3 理施設建立】

云何名理施設建立?謂四道理。此廣分別、如前應知。

 

4 乘施設建立】

[(5)T30.p0547c18/H.p1544(à1542)]云何名乘施設建立?謂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如是三種、一一各由七種行相、施設建立。是名為乘施設建立。初聲聞乘七行相者:一、於四聖諦無顛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諸聲聞乘無不周備。

如聲聞乘七種行相施設建立,其獨覺乘、當知亦爾。無上大乘七行相者:一、緣離言說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無上大乘無不周備。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菩薩所有無倒施設建立、若曾所作、若當所作、若今所作、一切皆由如是四事。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2 四尋思】

[(6)T30.p 0548a05/H.p1543(à1543)]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知、於一切法起四尋思。何等為四?一、名尋思,二、事尋思,三、自性假立尋思,四、差別假立尋思。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3 四如實遍知】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於一切法如實遍知。一、名尋思所引如實遍知,二、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4 五種無量】【1 辨相】

又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何等為五?一、有情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所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

2 次第建立】【1 有情界無量】

云何有情界無量?謂六十四諸有情眾、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條列、若依相續、差別無邊。

2 世界無量】云何世界無量?謂於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名號、各各差別。如此世界、名曰索訶,此界梵王、名索訶主。如是一切、皆當了知。

3 法界無量】

云何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無記諸法、如是等類差別道理、應知無量。

4 所調伏界無量】

云何所調伏界無量?謂或有一種所調伏界。一切有情可調伏者、同一類故。

或有二種所[(7)T30.p 0548a25/ H.p1540(à1544)]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或有三種所調伏界。一、鈍根,二、中根,三、利根。或有四種所調伏界。一、剎帝利,二、婆羅門,三、吠舍,四、戍達羅。或有五種所調伏界。一、貪行,二、瞋行,三、癡行,四、慢行,五、尋思行。或有六種所調伏界。一、在家,二、出家,三、未成熟,四、已成熟,五、未解脫,六、已解脫。或有七種所調伏界。一、輕毀,二、中庸,三、廣顯智,四、略開智,五、現所調伏,六、當所調伏,七、緣引調伏。謂遇如是如是緣,即如是如是轉變。或有八種所調伏界。謂八部眾。從剎帝利、乃至梵眾。或有九種所調伏界。一、如來所化;二[(8)T30.p 0548a25/H.p1545]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化,四、難調伏,五、易調伏,六、軟語調伏,七、訶擯調伏,八、遠調伏,九、近調伏。或有十種所調伏界。一、那落迦,二、傍生,三、琰摩世界,四、欲界天人,五、中有,六、有色,七、無色,八、有想,九、無想,十、非想非非想。如是略說品類差別、有五十五。若依相續差別道理、當知無量。

問:有情界無量、所調伏界無量、有何差別?

答:一切有情、若住種性不住種性無有差別、總名有情界無量;唯住種性彼彼位轉、乃得名為所調伏界無量。

 

4-5 第四至五頌】【1 頌列六名】

復次嗢拖南曰:

 諸施設建立、 

 一切法尋思、

 及如實遍智、 

 如是諸無量、

 說法果勝利、 

 大乘性、與攝、

 菩薩十、應知 

 建立諸名號。 

2 長行次第解釋】【1 第四頌有四門】【1 四種施設建立】【1 總釋】

謂諸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非餘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唯除聞已。何等為四?一者、法施設建立,二者、諦施設建立,三者、理施設建立,四者、乘施設建立。

2 隨別釋】【1 法施設建立】

[T30.p0547b22/H.p1539]云何名法施設建立?謂佛所說素呾纜等十二分教、[(1)T30.p0547b23/H.p1539]次第[(7)T30.p 0548a25/H.p1540]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或有三種所調伏界。一、鈍根,二、中根,三、利根。

或有四種所調伏界。一、剎帝利,二、婆羅門,三、吠舍,四、戍達羅。

或有五種所調伏界。一、貪行,二、瞋行,三、癡行,四、慢行,五、尋思行。或有六種所調伏界。一、在家,二、出家,三、未成熟,四、已成熟,五、未解脫,六、已解脫。

或有七種所調伏界。一、輕毀,二、中庸,三、廣顯智,四、略開智,五、現所調伏,六、當所調伏,七、緣引調伏。謂遇如是如是緣,即如是如是轉變。

或有八種所調伏界。謂八部眾。從剎帝利、乃至梵眾。

或有九種所調伏界。一、如來所化;[(8)T30.p 0548a25/H.p1545][(4)T30.p 0547c05/H.p1541]或立八諦。一、行苦性諦,二、壞苦性諦,三、苦苦性諦,四、流轉諦,五、還滅諦,六、雜染諦,七、清淨諦,八、正加行諦。

 

或立九諦。一、無常諦,二、苦諦,三、空諦,四、無我諦,五、有愛諦,六、無有愛諦,七、彼斷方便諦,八、有餘依涅槃諦,九、無餘依涅槃諦。

 

或立十諦。一、逼切苦諦,二、財位匱乏苦諦,三、界不平和苦諦,四、所愛變壞苦諦,五、麤重苦諦,六、業諦,七、煩惱諦,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九、正見諦,十、正見果諦。如是等類、名菩薩諦施設建立。若廣分別、當知無量。

3 理施設建立】

云何名理施設建立?謂四道理。此廣分別、如前應知。

[(2)T30.p0547b24/H.p1542]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

[(3)T30.p0547c18/H.p1542]云何名諦施設建立?謂無量種。或立一諦。謂不虛妄義、唯有一諦,無第二故。或立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或立三諦。一、相諦,二、語諦,三、用諦。或立四諦。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三、智諦,四、境諦,五、勝諦。

或立六諦。一、諦諦,二、妄諦,三、應遍知諦,四、應永斷諦,五、應作證諦,六、應修習諦。

或立七諦。一、愛味諦,二、過患諦,三、出離諦,四、法性諦,五、勝解諦,六、聖諦,七、非聖諦。

 

 

 

 

 

 

2 四尋思】

[(6)T30.p 0548a05/H.p1543]又諸菩薩為得四種如實遍知、於一切法起四尋思。何等為四?一、名尋思,二、事尋思,三、自性假立尋思,四、差別假立尋思。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3 四如實遍知】

又諸菩薩略有四種、於一切法如實遍知。一、名尋思所引如實遍知,二、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遍知。如是四種若廣分別、應知如前真實義品。

4 五種無量】【1 辨相】

又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何等為五?一、有情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所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

2 次第建立】【1 有情界無量】

云何有情界無量?謂六十四諸有情眾、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條列、若依相續、差別無邊。

2 世界無量】

云何世界無量?謂於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名號、各各差別。如此世界、名曰索訶,此界梵王、名索訶主。如是一切、皆當了知。

3 法界無量】

云何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無記諸法、如是等類差別道理、應知無量。

4 所調伏界無量】

云何所調伏界無量?謂或有一種所調伏界。一切有情可調伏者、同一類故。

或有二種所

4 乘施設建立】

[(5)T30.p0547c18/H.p1544]云何名乘施設建立?謂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如是三種、一一各由七種行相、施設建立。是名為乘施設建立。初聲聞乘七行相者:一、於四聖諦無顛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諸聲聞乘無不周備。

如聲聞乘七種行相施設建立,其獨覺乘、當知亦爾。無上大乘七行相者:一、緣離言說事一切法中所有真如無分別平等性出離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緣;四、此慧伴類;五、此慧作業;六、此慧資糧;七、此慧得果。當知由此七種行相施設建立、無上大乘無不周備。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菩薩所有無倒施設建立、若曾所作、若當所作、若今所作、一切皆由如是四事。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8)T30.p 0548a25/H.p1545]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化,四、難調伏,五、易調伏,六、軟語調伏,七、訶擯調伏,八、遠調伏,九、近調伏。或有十種所調伏界。一、那落迦,二、傍生,三、琰摩世界,四、欲界天人,五、中有,六、有色,七、無色,八、有想,九、無想,十、非想非非想。如是略說品類差別、有五十五。若依相續差別道理、當知無量。

問:有情界無量、所調伏界無量、有何差別?

答:一切有情、若住種性不住種性無有差別、總名有情界無量;唯住種性彼彼位轉、乃得名為所調伏界無量。

 

瑜伽論諸本對照表

項目

漢譯

綱要書

 

注釋本

梵本

藏本

 

簡稱

瑜伽論

地持

善戒經

受戒法

決定

顯揚

論釋

(印度)

論記

略纂

問答

手記

(科判)

分門記

(解釋名相)

五識相應地

意地

有尋有伺等三地

非三摩呬多地

聞所成地

思所成地

聲聞地

菩薩地

菩薩地

攝事分

備註

略符

T1579

T1581

T1582

T1583

T1584

T1602

T1580

(R)

T1828

T1829

T2259

T2801

T2802

Yo-BA

Yo-BB

Yo-BC

Yo-TG

(不全)

Yo-TJ

(不全)

Yo-TK

(不全)

Sh-ST

(前半)

Sh-SH

(後半)

Sh-SS

(部分)

Sh-TS

(部分)

Bo-SW

D4037

D4039

 

整部論對照

ü

ü

 

 

 

 

R

ü

 

 

 

 

 

 

 

 

 

 

 

 

 

 

 

 

 

 

本地分‧五識相應地

ü

 

 

 

 

 

R

ü

ü

 

 

 

ü

 

 

 

 

 

 

 

 

 

 

 

 

 

本地分‧意地

ü

 

 

 

 

 

R

ü

ü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

ü

 

 

 

 

 

R

ü

ü

 

 

 

 

 

ü

 

 

 

 

 

 

 

 

 

 

 

本地分‧非三摩呬多地

ü

 

 

 

 

 

R

ü

ü

 

 

 

 

 

 

ü

 

 

 

 

 

 

 

 

 

 

本地分‧聞所成地

ü

 

 

 

 

 

R

ü

ü

 

 

 

 

 

 

 

ü

 

 

 

 

 

 

 

 

 

本地分‧思所成地

ü

 

 

 

 

 

R

ü

ü

 

 

 

 

 

 

 

 

ü

 

 

 

 

 

 

 

 

本地分‧聲聞地

ü

 

 

 

 

ü

R

ü

ü

 

 

ü

 

 

 

 

 

 

ü

ü

ü

ü

 

 

 

 

本地分‧菩薩地

ü

ü

ü

ü

 

 

R

ü

ü

 

 

 

 

 

 

 

 

 

 

 

 

ü

 

ü

 

 

攝決擇分‧五識相應地意地

 

 

 

 

ü

ü

 

ü

ü

 

 

 

 

 

 

 

 

 

 

 

 

 

 

 

 

 

本地分與攝決擇分

ü

 

 

 

 

ü

 

ü

ü

ü

 

 

 

 

 

 

 

 

 

 

 

 

 

 

 

 

攝事分

ü

 

 

 

 

ü

 

ü

 

 

 

 

 

 

 

 

 

 

 

 

 

 

 

 

ü

 

                                                     

  〔瑜伽師地論與雜阿含經〕〔網路版 陳瓊璀《雜阿含與唯識學→〔導讀↓〕